走进习酒-9001诚信金沙

明代万历年间(1570年前后),一位姓殷的人(其名不详)在黄金坪开设白酒作坊,以高粱、玉米为原料,酿造白酒营生,生意较为兴隆,遂家兴业旺。后来殷家的子孙出外经商,不愿留在这偏僻的山沟,于是便将白酒作坊卖给罗家(黄金坪村民罗清云之远祖)。罗氏继续经营酒业,自产自销,代代相传,直至解放初期未停业。

1952年,仁怀县工业局为发展酿酒业,购买了黄金坪罗清云家祖辈遗传下来的白酒作坊和罗纯德、罗发奎两家的房屋,招募工人,创办“贵州省仁怀县郎酒厂”。1956年,仁怀县工业局抽调茅台酒厂副厂长邹定谦来仁怀县郎酒厂主持生产,采用茅台酒生产工艺生产酱香型白酒,产品名“郎酒”,俗称“贵州回沙郎酒”。1959年,因粮食紧张,缺乏酿酒原料,酒厂遂停产。邹定谦调任茅台机械厂任厂长,工人亦随之解散。

1962年,仁怀县回龙区供销社派曾前德、蔡世昌、肖明清三人(三人起家)利用废弃的厂房恢复生产,厂名为“仁怀县郎庙酒厂”,也称“黄金坪酒厂”,生产小曲白酒,曾前德为负责人,后来郎庙酒厂增加了袁本安、江守怀、罗淮吉、方向凯4名工人,全厂总共7人,后被人们称为“七人精兵”。

1965年,贵州省对仁、习、赤3县行政区划进行调整,“仁怀县郎庙酒厂”随行政区划归习水县,更名“习水县回龙区供销社郎庙酒厂”。1966年成功研制出浓香型大曲酒“习水曲酒”。1967年,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开展,酒厂所在地郎庙乡改为“红卫公社”,习水县郎庙酒厂因之更名为“习水县红卫曲酒厂”,产品也随之更名为“红卫大曲”“红卫牌习水大曲”。1967年10月,“回龙区供销社郎庙酒厂”正式移交给习水县糖业烟酒公司经营,厂名为“中国糖业烟酒公司贵州省习水县公司红卫曲酒厂”(地方国营)。简称“习水县红卫酒厂”。1971年“红卫大曲”更名为“习水大曲”。习水大曲先后使用过“红卫”“二郎滩”“习水”“飞天”四个注册商标。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,一直畅销全国并出口海外,获得过省部级、国家和国际大奖几十项。

1976年,红卫酒厂按固态大曲法生产工艺成功试制 “酱香型大曲酒”。1977年10月,习水县红卫酒厂由贵州省商业厅糖酒公司接管,命名为“贵州省习水酒厂”。

网站地图